|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多维度探讨发表时间:2025-03-13 15:01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的多维度探讨一、学前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幼儿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幼儿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行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仅对一个家庭和孩子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个人层面来看,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适当的刺激和引导,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语言、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从社会层面来看,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有助于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它能够缩小个体发展差异,保护儿童的发展权,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例如,一个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培养了良好学习习惯和社交能力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会更加顺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经费投入有限,办园条件差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就更大。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筹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先天不足。虽然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加大,并有意识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但真正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却是杯水车薪。 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一些农村幼儿园选址不合理,幼儿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远远大于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且对于整个园所缺乏合理的规划。在设施设备上,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数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玩教具,大型的活动器械除了滑滑梯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了。最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在安全、保洁、消毒设施方面的欠缺,这给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流动性强教师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一些地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足折射出农村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农村,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缺少专业发展机会等原因,鲜有具有幼儿教师资历的合格教师选择去农村工作,即使去了一些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换取工作经验的“跳板”。 这种现状一方面致使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陷入极度匮乏的状态,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强,虽然有优质教师存在,但教育质量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例如,一位优秀的农村幼儿教师可能因为更好的发展机会而离开农村,导致原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三、农村外来幼儿学前教育问题幼儿园教育角度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齐全的游戏设施以及活动设施,寓教于乐。然而,对于农村外来幼儿来说,一些幼儿园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部分农村幼儿园可能因为资源有限,无法提供与城市幼儿园相媲美的教学环境和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外来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作为灌溉孩子成长的阳光和雨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有些农村幼儿园教师可能缺乏对外来幼儿特殊需求的了解和关注,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也不利于农村外来幼儿的发展。 家庭教育角度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观大多数农村家长只是在闲暇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且空闲时间相对较少,还有一些甚至是不闻不问的,说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还是很浅薄和无知的。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教育的规划和投入。 农村家长的教育方式在与部分家长的交谈时,谈及教育孩子的方法,由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教育观念等原因,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打、骂。他们认为,不打骂,孩子很难长记性,唯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然而,这绝对是一种过激的教育方法,而且容易让孩子缺乏家庭温暖,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就极容易受一些坏习惯的诱惑,比如故意破坏,或撒谎。 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策略融入创新元素,实现授课形式的多样化在钢琴教育中,传统的授课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一对一授课模式相比,普通大课学生数量较多,教师难以准确掌握各个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无法及时指出并帮助其改正错误。而小班教学虽然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但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师生互动方面仍存在不足。当同时有多个学生存在时,教师迫于教学进度要求,无法认真分析每个作品,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数码钢琴集体授课是一种融入创新元素的授课形式,通常有二十几至三十几个学生。这种形式融入了电子产品与先进的科技,电子钢琴虽然在触感与音色方面与真实钢琴教育稍有不同,但许多附加的乐器音色使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而且教师在具有多种高科技产品的数码教室中授课,可利用控制台与电脑开展全体、编组或单个学生的演奏活动,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通过联机的麦克风及耳机进行单独对话,针对性更强;利用联机方式学生能丰富练习形式,进行重奏、合奏等;教师利用投影仪进行教学与示范演奏时也更直观。不过,由于其尚处于起步 - 发展阶段,有许多不足,各学校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 注重资源整合,改革教材与教学方法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教材,大多是使用布格缪勒、拜厄、车尔尼等通用性教材,因为该类教材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所以无法使教学要求得到满足。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技能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资源整合,探索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首先应重视基本功训练,储备技能。只有打好基本功,学生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开发适合幼儿教师培养的教材,将音乐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五、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国画教学策略推动教学内容灵活化、生活化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水平、高情商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对于幼儿早期思维启蒙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以手工制作和简笔画为主。这些内容均适用于幼儿从早期涂鸦到习练绘画的过渡,若幼儿学习时间过长,容易使幼儿逐渐热衷于把记忆的符号同周围事物区别开来,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感性思维。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美术的瑰宝,通过学习中国画,幼儿可以从小培养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进而感悟艺术神韵、体会美术精髓,这会在客观上推动我国传统美术的传承和创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培养人才培养的战略眼光,加快综合型、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锤炼,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高度重视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并同日常生活衔接,使中国画教学更接地气、更有生命力。 从临摹上苦练“内功”要学好中国画,首先要从临摹上苦练“内功”。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通过临摹古代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中国画的技法、构图、笔墨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中国画作品进行临摹,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六、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农村学前教育方面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应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学前教育领域,同时增加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专项拨款。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专业发展机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任教。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点,开发适合农村幼儿的课程和教材。改变家长陈旧教育观念,加大力度推进家园合作,通过举办家长培训、亲子活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 农村外来幼儿学前教育方面幼儿园应加强对农村外来幼儿的关注和服务,改善教学环境和设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教师要加强对外来幼儿特殊需求的了解和研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外来幼儿家庭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在钢琴教育和美术课程中国画教学中,学校应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材建设,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能力。 下一篇医学论文引用规范详解
|